虽然穆里尼奥不是足坛拿冠军最多的主帅,不少人一直在调侃他“三年无冠”,不过从话题性上来说,穆帅无疑是教练界最火爆的人。有些与魔力鸟在职业生涯中没有什么交集的球星,都会在自传中谈到葡萄牙名帅。巴萨名宿斯托伊奇科夫没有与穆里尼奥合作过,不过在前者的个人专栏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抒发了这位诺坎普前球星对穆帅的看法和前景,毕竟从加泰罗尼亚走出来的教练,都是斯托伊奇科夫关心的人物。对魔力鸟的分析中,这位名宿澄清了一个事实:“弗洛伦蒂诺希望若泽(穆里尼奥)回伯纳乌,只是因为前者不喜欢齐达内。”
“实际上若泽与弗洛伦蒂诺并不合拍,因为葡萄牙人对俱乐部CEO的要求很高,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莫拉蒂与他完全合拍,阿布拉莫维奇后来也与若泽有了一定层面的分歧。”斯托伊奇科夫这样解释,实际上魔力鸟并不需要高层花多少钱,而是需要管理层在更衣室遇到分歧,以及教练组与记者们出现矛盾的时候,给予主帅完全的支持度。然而豪门更衣室多多少少都有大牌球星,他们身后的经纪人本来就与老板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关系,董事会很难在球队内部分歧上完全站在主教练这一边。
至于足球记者们的问题,这也是斯托伊奇科夫重点提到的内容——葡萄牙名帅本身就是“招黑体质”,在他带领球队取得大比分胜利的时候,就容易被各路人马吹上天,仿佛成为了“比弗格森还伟大的教头”。然而当他执教俱乐部输给了弱旅,或者是丢掉了触手可及的冠军,不少报纸以及体育频道就跟风“唱衰”穆里尼奥,给人的感觉是穆帅已经沦落成“三流教练”。这充分说明了“狂人”带着极大的舆论属性,俱乐部的老板都是以商业眼光来运作球队,他们要获得商业收入,自然不会与公众舆论作对。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在金元足球时代的佼佼者弗洛伦蒂诺,实际上与一心为了足球的穆里尼奥并不合拍。另外一位从巴萨走出来的名帅瓜迪奥拉,斯托伊奇科夫就说:“佩普(瓜帅)反而对老板的要求很低。”可能在不少球迷的印象中,加泰罗尼亚光头总是在执教一家俱乐部的前两年,要求高层拼命投资,买来了一大堆超级球星后拿两三年国内双冠王,却总是在欧冠中无法突破(离开红蓝军团后,瓜迪奥拉还没有带领球队进入欧冠决赛),由此得到了一个“瓜四年”的绰号。
斯托伊奇科夫就澄清了大家的固有印象,除了瓜帅在曼城前期,老板的确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引援,在他执教巴萨一线队以及拜仁的时候,在转会方面甚至没有什么发言权。笔者球后是这样理解的:瓜迪奥拉执教诺坎普一线队,无论是梅西还是“哈白布“以及其他重要球员,要么是红蓝军团之前留下的功勋球员,或者是瓜帅从青年队一手提拔上来的年轻小将(布教授),“梦三王朝”的核心阵容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瓜迪奥拉执教之后要求俱乐部高层引进的球星。至于拜仁高层几乎没有满足过瓜帅的任何引援要求,相信德甲的老球迷们应该清楚。
当初加泰罗尼亚光头要求拜仁董事会引进还在巴西联赛踢球的内球王,然而赫内斯等人却以发展本土球员为重,硬是塞给了他格策。结果德国金童并不是瓜迪奥拉体系中需要的球星,他在拜仁的中后期只能枯坐板凳耽误了黄金成长期。就是这样,瓜帅还带领拜仁在他执教的三年内称霸德甲以及德国杯,并且在欧冠中稳定进入四强。从这些事实来看,笔者球后也觉得我们经常说“高层有钱才支撑起了佩普的辉煌”,看来有些冤枉瓜迪奥拉,他对老板的要求实际上真的挺低。并且当他已经成为名帅的时候,依旧在转会方面向董事会妥协很多次。